大概月初的時候,聽聞溪湖糖廠觀光五分車走的王功複線要縮短的消息,原因很複雜,起因是前年底的一場貨車闖平交道的事故,讓交通部盯上台糖的觀光糖廠,包括新營糖廠和溪湖糖廠等都被要求提升平交道的安全措施,還有鐵道路線也要受到更嚴謹的安全規範,總總因素都讓本來已不是很願意畫潛在糖鐵的台糖公司索性把新營糖廠停駛、宣稱未來復駛路線可能縮短至火燒店,長度比之前減少了三分之一,而且何時恢復也沒有時間表,只有上個月傳出五分車在新營到中興車站之間試車而已;溪湖糖廠則表示,通往東螺溪鐵橋和濁水站之間的平交道太多,無法滿足交通部要求加派人力管理平交道,所以10/1起將五分車行駛路線縮至草埔站,也差不多是減少原本路線的三分之一,但是票價不變.......。
溪湖糖廠的消息一出引起譁然,因為溪湖一直是去搭小火車的觀光熱點之一,假日通常都是每班火車滿載,而台糖公司的舉動無疑是自廢武功,試想路線和乘車時間縮短,而票價又不變的情況下,遊客自然很可能會減少,運量不足的問題接著發生,最後更有可能乾脆停駛廢線,一定會是一個惡性循環罷了。時隔兩年沒去溪湖糖廠,更讓我驚訝的幾個點是:製糖工場已經不開放參觀了,原因可能是糖廠老舊怕遊客進出有危險;溪湖車站變得雜草叢生、門可羅雀;SL346蒸汽火車除包已外不再常態行駛,也很顯看到糖廠人力比之前少很多,這些現象一看就知道台糖高層肯定對糖廠砍了不少經費,這樣的猜想可以從台糖的消極作為得到某些印證,至於想怎麼批評我也懶了,這家公營企業向來就是敗家子形象,加上台灣人普遍對文化記憶非常不重視,就像以前公視的鐵道傳奇節目裡講的:「台灣是一個很容易丟失文化記憶的地方。」。
除了鞭只會租賣土地賺錢的台糖公司之外,四輪大公路主義的交通部也是個尸位素餐的爛公部門,長期以來都把公路擺第一的交通部對軌道建設非常大小眼,就算給經費蓋鐵路也都是以捷運為優先,先不說很多地區沒有汽機車的話等於沒有腳,還造成近年來汽機車事故頻傳,因交通造成的傷亡人數逐年攀升,我就沒看過周邊已開發國家如日本與韓國,有像台灣這樣把民眾的交通行為不斷帶往自駕車優先的環境,蓋越多的道路、欲鬆散的交通規定,其實只是讓民眾變得更仰賴公路,結果當開車變得愈方便後,民眾買的車子也就愈多,結果更多的道路帶來更多的塞車和交通事故,這就是我們的交通部行事作風!
雖然我也是機車族,但我真的很希望到哪裡都能像日本那樣,只靠腳踏車、公車和電車就能搞定的通勤環境,尤其最近騎車走福和橋上班已經是一個極危險的事,因為橋上幾乎是每週都有事故發生,而且很詭異的是,往台北方向常常發生機車碰撞的堵塞事故;往永和方向則是常常出現機車故障卡在慢車道的擁塞,這樣的常態已經是福和橋的日常,有時候真希望不要騎機車上班!機車過多且不受控的亂象也只是反映在台灣人自己身上,每天上演的車貼車景象都是在冒生危險一樣,現在傳出交通部要求研擬以後機車也要進行路考,不過我覺得這都只是亡羊補牢,應該將搭乘大眾運輸的成本壓低於自駕車才對,並且從小加強宣導道路交通安全。
罵了這麼多,還是回頭講9/27參加了溪湖糖廠524號客車的最後一次過東螺溪橋與停靠濁水信號站的活動,這是我第一回坐可以自運轉的台糖柴油客車,搭乘的過程中還真希望當初這類的大眾運輸不要消失在台灣,這樣我們通勤就不會搞成現在這樣人人都仰賴自駕的環境。清醒回到現實,我們還有機會再搭到這樣的火車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畢竟它是曾風靡於民國四、五十年代的交通工具,能保留到今天是相當難得的,在每個糖鐵迷心中都有一個當年鄉村裡搭著台糖客車的純樸夢,不過一切總是事與願違,大家只能幻想著那個不屬於自己青春的年代還活著。
![]() |
2022/9/27攝於東螺溪橋的524號客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