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特別關注軍事相關的議題了,烏俄戰爭已經進展到俄羅斯從佔領區不斷敗退,就算有還有錢繼續打仗,也沒有國家肯出售資源給俄羅斯,現代戰爭的大部分軍需品都得仰賴晶片或機械儀器,戰爭很難獨善其身,所以俄羅斯從一開始打這場仗就是非常錯誤的決定,而現在僵持在那邊也只是普丁自己的面子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中共是在一旁不斷觀察俄羅斯的戰爭進度,習近只想藉由烏俄戰爭的經驗來處理未來兩岸問題,以判斷如果要對台灣動武可能會有哪些結果,而中共的蠢蠢欲動所造成緊張局勢,其實已經從台灣和美國的一些反應可以看出。最近國防部已經確認,未來兵役將恢復至少一年,也就是否定了幾年前推動的募兵制和四個月兵役制,要讓義務役重新啟動,這背後的意涵出了暗示兩岸局勢確實不太妙之外,情報更加靈通的美國可能也在背後推動台灣要有所作為,因為看到烏克蘭如何對抗俄羅斯,美國人也知道借鏡這場戰爭對台灣的啟發,當我們對抗中共這種大國軍事力量,除了用飛彈把自己武裝成刺蝟島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民的抗敵意識與能力,美國人大概很清楚台灣抗敵意識薄弱、基礎軍事訓練能力不足等缺點,因此要求國軍的建軍戰略一定要有所調整,所以先從恢復義務役開始,如此一來,未來出售給台灣的武器也才會有人懂得操作,要知道很多美國賣的武器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操作。此外,國軍那些過時又只有表演性質的訓練模式也必須改變,像是只有表演功能的刺刀術和一成不變的臥射打靶,未來一定要有所調整,但這些都是怕事又僵固的國軍高層最不敢變動的傳統,最終只能由美國人來施壓才有可能產生變化,這些跡象都顯示出台海之間是真的有不小的危機,只是我們的政府一直沒有說實話。
除了恢復服兵役時間,最近也看了很多社會議題,我感受到台灣其實正在步一些歐美國家的問題,那就是左派勢力的抬頭,已經對某些社會或財政問題造成影響,未來很有可能會形成左右對立,當愈來愈多人喜歡講:「做自己」、「人權」和「自由」後,社會的凝聚力也將要面臨很大的挑戰,社會的競爭力也有可能受到影響。這個問題已經有小部分的人提出了,平等這類的左派思想固然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應該要重視的問題,因為廿世紀初的極右派抬頭所造成的災禍,讓後世的人開始認識左派強調的平等重要性,但是發展至今,左派概念開始也成為一種社會負擔後,甚至有點矯枉過正,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可能會出現那些追求平等及保護弱勢的人,變成他們自己當初所討厭的人,就像共產主義一樣,他們當初也是打著保護弱勢的旗幟對抗權威者,但最終也看到他們自己成為另一個可憎的權威階層。
最後要說,台灣走到一個已開發國家階段,接下來要很小心地面對別國走過的錯誤,必要時團體的利益也還是要兼顧,很多我們現在看起來是「尊重」的想法不一定就代表著神聖不可撼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