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八月非常忙碌,忙到沒心思和空閒寫點東西,先是8/13完成了訂婚儀式,再來8/28換了新的工作,最後是9月初參加並通過RHCE的考試,這過程當中難免感到壓力過大而情緒不好,不過年已快到四十歲,多少也知道該怎麼調適心情。接下來還要忙的事情還很多,之後新家還要搬東西和買一大堆物品,搬過去住之前還有很多電器都還沒有買,真希望這樣的日子盡快度過,我想放假或去度個長假。
關於離開待了快四年的PChome,我也是覺得心情很複雜,常常覺得在那裡不是很開心,但也不知不覺從2019年10月就做到現在,離開時還多少有點不捨,我記得當時離開慧科轉來這邊時,覺得很無助又很難受,因為我是處在一個沒有任何人看好我的環境下工作,我一個沒有IT背景的人,又是社會組出來跟理工科搶飯碗的菜鳥,自然不受歡迎也不被期待,直到今年離開都一直被定位和甚至受歧視的壓力,但在此中,我還是花了兩年時間考到了RHCE,一方面感謝PChome給我環境磨練;一方面也慶幸我擺脫那些異樣眼光。三年多時光,我已經比當初更有自信,雖然在很多人眼中我的經驗還是很不足,不過起碼我已經取得踏入IT資格、當一個工程師的門票,也許學得慢,但不表示我都學不來。
我平常不愛講這些,但還是得要感謝家人和老婆,大家都很願意在背後支持我,讓我上課與準備考試的這兩年間沒有後顧之憂,老婆還陪我去廟裡拜很多次的文昌帝君、祈求考試能通過,希望接下12月的婚禮也能順順利利完成。
其實今年四月的時候我就想寫一篇網誌來講一個人,就是以前讀戰略所的王高成老師,某日傳出老師從學校的驚聲大樓跳樓自殺,消息剛出來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學或學長不震驚的,想不到一個曾經很熟悉的人會那麼快離開世界。我對王老師的印象很深刻,他在我面試戰略所的時候的面試官,也是當時所長,他問的其中一題我還回答不出來,後來碩一有一門國際關係的必修課程也是王老師的,那這堂三學分的課程是我們全班同學少數機會都會見到面的課程,後來我幾乎就沒有機會見到老師,倒是很多當過老師助教的學長和同學很多怨念,嫌所長的東西太多搞得很累之類的話,不過他畢竟是所長,所以每次聽大家抱怨的時候我也總是保留態度,看到那張他帶我們去新竹空軍基地參訪的照片時,突然很多回憶還是很清晰,十幾年前的事情就好像才剛發生不久而已。
某一位學弟曾當過老師助理,他在臉書上說,王老師曾督促他沒事多注意所辦,畢竟驚聲大樓是淡江最高樓,戰略所又在最高的12樓,從大學時期就偶有傳出意外,如果觀察到有些精神或神情異常的人,就要特別小心別讓他出事,沒有想到老師自己也走上那條不歸路,通常我們只會在電視上看到老師上政論節目,忽然這樣的結束只留下滿滿的錯愕和遺憾。
2008年那時候一張隨手一拍的照片就能勾起很多回憶,15年前的很多畫面想起來依然歷歷在目。 |
離開戰略所就是當兵,然後最後是踏入更殘酷的社會,永遠記得剛出社會找工作時非常不順遂,也許是受限於畢業的科系(這問題的答案我依然在尋找),後來還是邊考試邊打工,陰錯陽差去了慧科才開始對資訊產生興趣,漸漸地萌生想要當工程師的想法,後來2019年10月去了國際連或拍付,開始了零基礎工程師的磨練,在同事的建議下去聯成電腦上RedHat Linux的課程,記得2021年四月才決定去上課,上課前同事還跟我說,聯成的胡尚忠老師上的不錯,但是講話很機車、會靠北同學,後來去上了之後也確實領教到老師的大砲性格,除了一開始會酸學校的電腦教育很失敗、把學生教得只懂單向思考外,到後來會常噹同學的一些問題,他認為不會自主或多元思考的台灣學生都是非常致命的,是個很典型的工程師思維,他希望他教出來的學生都是能靈活地解決問題。
![]() |
這兩張證照得來不易,花了我兩年才弄到,也許久了點,但我還是拿到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