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很想再回去搭五分車,到現在還是會回味去年拍的路程景,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廠前調度所時,有一種我好像作夢夢來過這裡,雖然糖鐵大概在1997-2002年間就陸續廢線了,但一直覺得自己好像認識這地方。以前台灣到處是糖業鐵路和糖廠的設施,遍布整個嘉南平原,很多路線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更有客運功能,後來經營效益不佳就逐漸被公路取代,又很可惜地沒有轉型現在大家開始依賴的輕軌,浪費了珍貴的糖鐵文化繼續經營下去的本錢。
去年去的時候天氣已經開炎熱了,邊做紀錄邊揮汗,但累得很快樂,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台北。租了一台機車,從新營一直到布袋,為了是要探索台灣第一條客運營業的糖鐵,果然一直到義竹車站,都能看到一些糖鐵遺跡存在,可惜的是以前可以一路通往布袋鹽場,現在看到的都只是無趣的柏油大馬路,如果這條路線仍保留,應該有機會成為一條觀光價值豐富的五分車路線,試想從新營、廠前、東太子宮、太子宮、鹽水、岸內、義竹,最後到布袋,一路從甜的變成鹹的感覺,這一定會吸引很多的人搭乘的興趣,可惜這個景象已經與原不會實現了。
今年想要重新回到新營,改用影片方式紀錄布袋線、學甲線和土庫線,在不可預測的未來,糖鐵將可能消失不見,希望能多為珍貴的五分車多做些紀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