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IT Notes】Windows Server新增網路磁碟、共用資料夾、陰影備份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IT Notes】初次設定Synology NAS
一.接電源並開機
![]() |
因為是第一次,而且之前這台有被用過了,我就選全新安裝 |
![]() |
放給它跑 |
![]() |
沒有帳戶,所以按下「掠過此步驟」,並確認,下一步是建立登入帳號,我忘了截圖 |
![]() |
用新建的帳號登入後,就會看到這樣的資訊,一定先記得右方出現的訊息,裡面有本機自動建立的ip,之後登入就要改用像是: https://169.254.166.190:5000/ |
三.網路設定
![]() |
設定就按公司網路能連線的方式去調整,最後按「確定」 |
![]() |
開始讀取設定,沒問題的話就會生效了 |
![]() |
建立新的儲存集區 |
![]() |
選「較佳的效能」 |
![]() |
「儲存集區描述」可以自訂,RAID類型我選了RAID5 |
![]() |
預設的硬碟1是沒有被勾的,而我選擇四顆硬碟都拿來儲存,所以手動勾它 |
![]() |
因為硬碟1被選擇了,有跳出此通知,就直接按確定吧 |
![]() |
因為之前資料沒用了,所以清除也沒差 |
![]() |
沒有特別要用Linux,所以硬碟的資料格式就選Btrfs |
![]() |
描述就自訂名稱 |
![]() |
最後確認一下資訊是否都正確,然後按一下「確認」就大功告成了 |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緊湊但無聊
上週是連四天的假期,一回來上班就懶懶的,心裡一直再放假,可是偏偏禮拜六機房要搬遷,說是要從11樓搬到6樓,算是我第一次體驗OA的機房設備搬遷,這種任務其實沒有好玩的地方,不過還是得要體驗幾次增加自己的經驗值,畢竟機機房搬遷可能會遇到很多狀況,所以預計要耗費的時間也不短。
由於少了一天休假,就得選一天下班娛樂一下,剛好最近很想進球場看棒球,突然想到高中同學陳建宇,他大概是我目前已知還在北部且一直都有進場看球的同學,不過算算我也有超過十年沒見過他了,最後幾次大概是念研究所時期,還記得那段時間沒事還會去樹林找他,還有某一年中秋我們幾個高中同學還去三峽陳子豪家烤肉,時間大概是2008或2009年吧?碰巧我在用Xuite網址也翻到了當年烤肉所拍的影片,而且前幾週去掃墓又有經過泰山高中,想起了高中的點滴,也難得我都還記得許多同學的名字。陳建宇就跟那時候看到那樣,變成了一個大胖子,那時候他自己就說為了閃兵,所以就一直吃個沒停、故意讓BMI值超標,禮拜五晚上見面時就又聊到,他自己也說:「(體型)就這回不去啦!」
這次會想進場看球其實也不是我多愛棒球,只是想因為看好不容易今年球季終於有第五支球隊再加入中職,而且是老牌球隊味全龍的回鍋,主場還是不遠的天母棒球場,所以就揪了還有聯絡的朋友一起進場看。因為他是樂天的球迷,所以我就跟著坐在樂天的觀眾席,重新恢溫小時候跟老爸一起進棒球場的感覺,距離上回進場已經是近30年前的事情了。
進球場有一半的時間其實不是在認真看球,而是會聊天和吃東西,不過天母棒球場的食物頗貴,且都是味全集團他們家的產品,像是我的晚餐德克士炸雞。老實說,看到頂新味全集團的東西時,還是會因為多年前黑心油事件的醜聞感到倒彈,實在不想碰觸他們家的東西,只是希望中華職棒越來越好我才選擇進場的,不然人人都知道味全當年放棄球隊後,隔了20幾年又回來無非只是想洗白罷了!
氣象本來說會下幾天的雨,不過台灣乾旱成這樣,猜也知道頂多下半天雨而已,果然週五晚上也沒有下雨,只是天氣有點涼,我們坐在靠近一壘的地方吹了很久的冷風,都有點感覺回到冬天了。後來我跑去前面拍照,直到第八局才回來,結果雙方打成2比2平手,得要進入延長賽,偏偏隔天要加班,當時已經晚上9:30,只要提早離開,不過我有機會應該還是會揪他再去看球。
隔天周六弄了一整天的機房搬遷,從先新機櫃接上好電源線開始、將電腦逐步關機、到11樓把美台Server、Storage、Switch和各項設備拔線,弄完已經是中午了,中間還要重新查線,把對應的網路線都記好或跳線,再將東西分兩趟用推車送到6樓,然後再一台台放到新的機櫃上,最後裝完和插上網路線,到逐一啟動時天已經開始黑了,重開機過程雖然有點小狀況,不過大家同心協力還是恢復系統,最後18:30準時下班,拖著很疲勞的身體下班。雖然很累,但畢竟是禮拜六晚上,我還是騎著車到處晃晃,最後晃到內湖,騎著山路走到士林,再慢慢尻回家,結束緊湊但無聊的禮拜五和六。
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
【IT Notes】PS4100 Storage設定
Dell這台SAN Storage操作不是很容易,而且屬於比較舊的機型,當初從安裝到設定搞了兩天,因為完全沒經驗還被主管罵到臭頭,最近因為機房要搬遷,又得要重新連線並研究一下如何開關機,所以先趕緊紀錄一下流程。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屬於Block Level的儲存裝置,不同於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File Level,SAN效能比較高也適合虛擬化環境,一般用來當作VMWare的底層磁碟陣列,銜接方式會用到iSCSI,也能夠支援vMotion等功能,比起NAS來說複雜性比較高,當然成本也不低。
2021年4月6日 星期二
涼冷四月天
放了四天假,回到工作岡位實在很不能適應,才一大早坐下沒多久,展哥就傳訊息過來,說他要請喪假幫老婆辦理後事......,這個消息令我很震驚,展哥已經有兩個多禮拜沒辦法來上班,本來想說他老婆以往也會有這樣情況,請假就一、兩週帶老婆看醫生不是頭一遭,從我前年進公司認識他後,我就知道他老婆罹患癌症,且是第三期,起初也是很驚訝,但他一直都說有帶老婆做化療和看中醫等等療程,這一、兩年下來,也沒聽說病情惡化,但這次沒想到就傳來了噩耗。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EMU900電聯車首拍
這兩天天氣突然驟降,很少見四月份氣溫只剩下15~16度,昨天甚至還下起了小雨。因為收到消息說,EMU900電聯車、車次5450區間快,從4/4開始載客運行,所以昨天中午就想殺去暖暖車站拍它,可惜因為時間沒算好、天氣又很糟糕,我從木柵、深坑、南港騎到汐止,在汐科時就發現時間來不及,本來想停下來在汐科站拍,結果車才剛剛停好,火車就從一旁呼嘯而過.......。後來我就放棄當天行程,加上雨勢不小、氣溫又很低,我就騎到暖暖,找全家便利商店喝杯熱咖啡,然後又騎去四腳亭拍幾張照,最後走暖東峽谷、平溪線的路線回到深坑,又找了間OK吃點東西,最後傍晚回到家,應該說沒有什麼收穫。
今天沒有下雨了,但是天氣依然很涼,騎車還有點冷,我就算一下時間,從家裡出發騎車走環河路一路到浮洲橋,然後直接到樹林站等,最後果然等到了火車,而且可以直接站在第三月台拍整列電車,長度比其他電聯車還長,可能有超過12節車廂,而我今天沒有上去體驗,預計下次再找機會去。後來當一班區間車去南樹林站,目的只是想體驗一下這個新小站,而且順便看看一旁的調車場有沒有什麼好料可拍,後來發現另一列EMU900停靠,然後最後就隨收拍拍收工回家,很久沒有去樹林,就在樹林市場內隨必吃點東西再走,結束一個簡單紀錄輕旅行。
外型跟之前的電聯車都不一依樣,有自己的特色。 |
排障器藏在很下方的隱密處,沒有黑黃條紋塗裝。 |
南樹林站旁樹林調車場上停靠的另一台新車。 |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不要羨慕別人,而要羨慕自己
有時候想想,若總是覺得自己的人生比別人慘、羨慕別人比自己好,這樣的悲觀思想在看到昨天發生的事情就會徹底改觀了。大家都知道台灣人是健忘的,做事情喜歡靠勢、方便自己就好,而繼2018年10月21日發生的新馬車站翻出事件後,昨天(2021年4月2日約9:30)又在北迴線的清水隧道,發生一起嚴重的撞車意外,造成50死、177人輕重傷,事故發生時是清明連假,傾斜式列車滿載之外又開放站票,發生地點就相當偏僻、交通不便,造搶救困難,事故起因是隧道上方的邊坡強化工程的工程卡車沒有拉好手煞車,車子就滑落到下方的鐵軌,沒多久就被高速行駛至此處的804次太魯閣號撞上,車頭和部分車廂連同卡車投一起被撞進隧內,把車子和人一起擠進狹窄的隧道內,最後造成嚴重的慘劇,包含駕駛的許多乘客大體都不完整甚至難以辨識,這事件已成為台鐵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死傷事故,比起新馬站翻車事件還更淒慘。
昨天我剛好也搭火車去斗六,想在今天的製糖季結束前再去虎尾一趟,一大早5:24搭乘2011次的區間快車,8:13到彰化轉乘167次紅斑馬自強號,大約8:57在斗六下車,然後搭上9:50台西客運7124號公車去虎尾,事故發生時我在等公車,沒多久就在臉書上看到消息,當下覺得心情極為複雜,因為我也才剛搭火車出來,雖然離北迴線非常遙遠,但依然感到震撼和難過,後來傍晚我搭高鐵回台北,19:24到台北車站後,我感受到第一次整座車站有很沉重的氣氛,平常人聲鼎沸的台北車站,今天好像只有火車的聲音,沒有什麼人聊天或嬉鬧,火車進出站時彷彿有一種很低沉且悲傷的聲響,當時感到異常的憂傷。最近我才在想,沒有人的人生是美好無缺的,很多時候我也會因為自己的一些遭遇感到很憤恨不平,為啥有些好事情別人有、我卻沒有?但現在回來思考,我也有很多東西是我有、但別人沒有的,這次事件發生時,我也是剛搭完火車,而且還要去下個地點紀錄或火車,家人還馬上打給我問我在哪裡,當然最後很平安。而看到這些因故而離去的人和火車,心中感到真的不用去羨慕別人有什麼,而該羨慕我自己擁有很多別人沒有的,應該好好活下去、盡本分,而且坦然接受挑戰和困難,沒有一些的教訓是不會有所長進,從教訓中學習後,不只自己活得好,若還可以對社會有一點點貢獻就很值得了。
最後簡單紀錄一下昨天的旅遊過程,因為晚上回來也很累,加上氣氛飆到30度,雲林又乾又熱的,整個台灣熱呼呼快變沙漠似的,今天才再整理照片並說明一下。
在彰化轉乘167次的EMU1200,乘客可以搭乘紅斑馬的次數已經在倒數了,可能年中就會有新的城際列車進來,狀況已經很差的紅斑馬肯定是首波被除役的火車。 |
製糖季末大概每天還會有平均5~6班火車去收甘蔗,不過到哪做裝車場就要看原料收成狀況了,通常都會很零散。 |
終於拍到德馬與改良場站同框的鏡頭,通常從虎尾跑來這裡因為要在田間繞來繞去,時間會很難抓準,一不注意就會錯過。 |
印象中跟去年一樣,九番在季末時依然會有交會畫面出現。 |
首次看到蔗渣車,早年很常見,但現在只有虎尾糖廠在季末才能捕捉的限定畫面。 |
以前各糖廠會將蔗渣放好後,透過南北線拖網屏東紙漿廠,這是一段非常漫長的路途,通常半天以上才能到目的地。 |
傍晚回來台北時,第一次感到台北車站有一股憂傷感。 |
【IT Notes】透過api移轉Gmail到Exchange
在雲端裡面串接api不是一件很好學的技術,第一次有機會學習到將GWS的Gmail信件全部轉移到M365的Exchange,其實方法很多種,像以前用的pst檔匯出轉移的方式等,但透過api串接,可以批次和排程轉移,是非常方便且準確的作法。唯一讓人感到困難的是學習成本不小,通常需要...

-
經常覺得自己小時候的記憶並不可靠,尤其是到了快要不惑之年,當回憶離現在愈來愈遙遠時,雖然還沒有到已經忘記或沒有印象的程度,但還是非常懷疑自己的記憶牢不牢靠,甚至會覺得當時一定是聽錯或記錯。
-
一直以來都是用帳號密碼來登入Linux,雖然已經知道可以用金鑰登入的方式,可是始終沒有養成習慣,主因是金鑰要好好保管有點麻煩,有時候重灌或是偷懶就會找不到,但最近覺得如果需要安全又方便的話,還是多練一下用金鑰登入主機會比較好。
-
自從用過AWS的EC2和RDS以後,就難避免也要學會一些GCP的技術,有了AWS基礎後,頭一次用GCP的難度也就沒有那麼高了,不過在一些細節的地方還是有所不同,很多東西用起來可能還不是很習慣,但摸索之後很快還是能理解,這篇就作一些首次建置Compute Engine和Cloud...